△如何筛选投资人
可以是自己在网上找相关机构的邮箱、电话信息,直接联系投资对接人或者上门洽谈;或者通过中介,专业的投融资平台、FA、路演、朋友的介绍等。
当然不排除有些项目一诞生就自带光环,这种很多机构会主动送上门。
04
// 融资金额
一般来说,融资不建议一下子融太多。创业者可根据自己对项目发展的熟悉度,预算未来1~2年间项目的发展计划以及实现该计划需要多少钱,来进行融资金额的确定。
小步融资一来可以避免大笔融资带来的公司员工膨胀和挥霍性的支出,最重要的是更利于掌握对企业的控制权,切忌跟朋友圈里的融资金额进行攀比。
05
// 出让股份
融资额=估值*出让股份比例。创业初期估值大都是谈出来的,如果没有数据,那就只能看你谈判的功力了;有数据的话,可根据数据进行业内的对比去进行估值,相对来说有据可循。
在这个阶段,估值不妨低点,利于后续融资的进入,但是考虑到下一阶段融资股份的出让,出让的股份一般来讲不要超过20%。
06
// 期权池
创业者如果后续发展中想利用股份激励员工、吸引人才,最好提前预留一部分期权。很多人在创业初期,并不会考虑到发展中的管理激励问题,最终造成股东股权过度稀释,导致员工与公司之间、投资人与公司之间的股权纠纷。期权建议正常预留10%~20%即可。
07
// 股东持股比例
△股权比例的九条线
在融资前,要有一个科学的股权结构设计。股权有问题的项目往往走不远。
创业者需要注意股权比例的九条线:所有事务一票通过权67%,多数事务一票通过权51%,一票否决权34%……
08
// 速战速决
创业者在融资前需判断融资难度,即需要投资多少时间和精力进行融资,根据以往经验,平均下来,每个项目融资时见面的投资人一般超过30家,融资到账时间(不是签TS也不是SPA)大于5个月,签TS毁约率大于50%。
融资过程不宜太过漫长,没必要花太长时间估值谈判,早做决断不要犹豫,切勿因为估值谈判耽误了占领市场,得不偿失。妥协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09
// BP
BP是企业给投资人的一份简历,第一次融资的BP需要特别突出几个问题:
1)你们是谁?是否有大公司背景,是否是连续创业者,是否具有自身行业背景;团队成员是否完备,创始人是否有魄力,股权分配是否合理。
2)市场有多大:市场容量是否足够大;可拓展性如何。
3)为什么要做:有没有抓住用户的痛点,需求是否刚性;是否对行业有深度理解。
4)怎么做怎么赚钱:商业模式是否成立,是否能落地,商业模式是否有颠覆性;是否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是否看得见现金流。
5)竞争对手如何:是否足够了解竞争很对手,竞争优势是否明显强于对手;是否采取了差异化定位和策略。
6)运营现状及未来策略:项目推荐速度是否快,考验执行力;目前的节点是否是好的介入时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是否明确,是否有一套市场推广方案,资源是否充足。
7)融资计划: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钱;资金规划和实用效率。
10
// 面谈准备
面谈前,需要提前对投资人关注的点进行系统准备,有必要的话请人一起模拟一下。在实际沟通中,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对投资人的建议可部分取舍;以真诚打动投资者是恒古不变的法则,虚假瞒报公司情况的做法只会影响企业信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